记者:王超
翻译:尚子翔
在国内市场愈加严峻的形势下,武汉钢铁集团遇到了重重阻力,但仍将这种逆境转化为新机遇——迈开向非洲进军的步伐,探寻和开发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
武钢作为中国最大的合金钢扁轧制品制造商,一直致力于开拓以非洲为重点的海外市场,以保证原材料的供给。
武钢中非分公司总经理宋瑞林(音译)表示,随着开拓地深入,风险也随之不断增加。
“我们的国内运营极大地依赖于非洲的原材料供给,因此别无选择。”他说道。
据宋瑞林所说,与其它中国钢铁企业一样,武钢也在十年前经历了全盛时期。
那时钢铁紧俏,需求量一度达到峰值。然而,几年前情况发生了逆转,钢铁市场出现了供远大于求的局面。
武钢企业主管表示,自从政府决定将工作中心从以基础设施为主导的发展转为可持续发展之后,武钢和同类企业的经济情况就更为拮据。
截止到2013年,武钢已被迫将钢铁产能缩减为每年4000万吨,公司铁矿石需求量已达到6400万吨。宋瑞林说,武钢所拥有的铁矿如今已无法满足需求,不得不依赖于海外资源来弥补差量。
宋瑞林说,“十年前,寻求海外铁矿只意味着更大的利润。但是现如今,这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钢铁行业的总体边际利润率仅为0.13%,并且有40%左右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同时,协会消息人士称,每吨钢铁的利润甚至都买不起一个冰淇淋,这表明钢铁行业的利润确实极其微薄。
“产能还在,工人还在。所以即使利润微薄,我们也别无选择,只能保持工厂继续运作。”宋瑞林说道。
在进一步谈到武钢的海外铁矿石供给时,宋瑞林表示公司于2009年在加拿大签订了第一份重大的铁矿石交易合约,据估计成交价格约为40亿美元。
这家中国钢铁制造商也在西非国家利比里亚的邦矿(bong mine)下了很大的赌注。邦矿占地约78.47平方公里,已探明矿产资源超过40.9亿公吨。预计2017年邦矿开始大规模生产后,每年将为武钢提供1000万公吨高质量的铁矿石。
第一期的矿山工程目前每年能为武钢提供100万公吨的铁矿石。该工程是由武汉钢铁集团、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以及一家中国私有企业共同开发的合资项目,武钢持有该项目60%的股份,并负责其日常运作。
利比里亚邦矿中大部分铁矿石埋藏深度较浅,便于开采,因此这是一个具有很大吸引力的投资项目。此外,这里矿脉延续性好,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公司主管说:“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我们将增加投资至20亿美元。”
这一矿石开采合约也是迄今利比里亚最大的国外投资项目,为当地300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由于内战原因,利比里亚并没有足够的技术熟练的工人。我们正在提供定期的培训课程,以便在当地训练和雇佣更多工人。”宋说道。
武钢对马达加斯加的一座铁矿也进行了投资。到目前为止,公司通过收购、合资以及股权交易,已拥有400亿吨已探明海外铁矿石储备。
虽然大部分铁矿都处在勘探前阶段,尚无法满足对原材料的大部分需求,但是公司相关人员称,海外的铁矿石资源将会逐渐成为中流砥柱。同时,公司主管们承认,在非洲开发自然资源并没有那么容易。
渣打银行财务部钢铁和矿产分部负责人贾尔斯·泰勒(音译)说,一些非洲国家已经意识到他们国内自然资源的战略价值,因此对境外投资者抬高了门槛。
比如,几内亚最近通过了一项立法,规定所有矿产企业自动划给政府15%的股份。再比如,津巴布韦要求国外公司的本地化率(包括雇佣当地工人以及在当地加工)需达到51%以上。此外,刚果民主共和国最近提议在资源企业内,将政府的免费股份从15%提高到35%。
“在一些非洲国家中,贪污腐败依旧是一个大问题。再加上政府工作缺乏透明性,这都为投资者制造了难题。”泰勒说道。
武钢感受到了相同的压力,但是公司主管们对于应付这种情况充满信心。
宋瑞林说:“很多非洲国家需要振兴经济。由于没有健全的农业或制造业基础,这些国家只能依赖于出售采矿权以快速赚钱。但是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之后,他们有了一些谈判筹码,于是想借此获利。”
为了在更多的竞争者中和更加严苛的监管环境下竞标成功,获得采矿权,武钢必须顾及到非洲各国政府、当地工人以及公司本身等各方的利益。
宋瑞林说,在承包了利比里亚的铁矿之后,武钢不得不签署一份冗长的文件。该文件规定了公司的各项权利和义务。比如权利包括使用港口以及开采铁矿,而义务则为向当地政府缴税以及雇佣一定数量的当地工人。
虽然中国市场得到了更多监管,但是资源之战正在改变中国。
宋瑞林说,从2002年到2008年,中国私有企业较国有企业而言,对于购买采矿权有着更大的热情,但是现在似乎每个人都更加小心谨慎了。
“就国际竞争而言,来自欧洲和美国的跨国公司貌似对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更感兴趣,因此针对采矿权地国际竞争并不那么激烈。”宋瑞林说道。
由于历史原因,西方国家,尤其是那些前殖民大国,在非洲依然拥有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部分开采权,而已成功打入这一市场领域的中国企业则少之又少。
“经营好非洲的资源业务并非易事,但是长远来看,还是存在一些机会的。”宋瑞林说,“大部分非洲国家国内都没有钢铁企业,因此需要外国企业为其建设制造业的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