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国企业扎根尼日利亚已半个多世纪,经营得有声有色,我从他们那里得到的信息鼓舞人心。中国对尼投资增长非常快。董氏集团在尼注册经营几十年,当我参观董氏工业园区时,所有机器全速运转,所有工人一片忙碌,景象令人印象深刻。该工业园区的一家工厂每月就能生产6000吨钉子。董氏集团雇佣了20,000多名尼日利亚员工,在尼日利亚企业排名中高居第39位。李氏集团在尼日利亚雇佣了26,000多名当地人,每10个尼日利亚人中就有8个穿着他们制造的拖鞋。这些公司越来越壮大,因为他们既非常了解尼日利亚,又在中国国内拥有许多资源和支持。“尼日利亚制造—同中国合作”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中尼在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紧密。去年,由中国公司承建的阿布贾-卡杜纳铁路正式投入运营。近期,拉各斯-伊巴丹铁路开工在即。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提出“十大合作计划”并宣布中方为此提供600亿美元资金支持,其中2016-2018年将向非洲提供35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中尼两国合作潜力巨大,互惠互利。我们欢迎尼日利亚更多参与到实施中非合作计划中来。
尼日利亚是中国在非主要投资目的地之一,中国企业对来尼投资意愿强烈。中国投资者来尼投资对尼日利亚当然是有利的,同时他们也是在帮助自己发展壮大。去年,两国贸易额较前两年下降不少。中尼经贸合作正从贸易为主向投资驱动型转变。如果更多中国企业来尼投资兴业,便能更好地解决尼外汇短缺问题,甚至是奈拉汇率问题。当前,中国正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供给侧改革?因为产能过剩,这是中国的问题。尼日利亚同样遇到供给侧结构性问题,那就是产能不足。因此,中尼可以在制造业领域加强合作,这将使双方乃至整个非洲受益。尼日利亚拥有人口、区位和资源优势,假以时日,尼日利亚或许将成为非洲乃至世界的制造中心。
我们应努力促成合作,相信媒体在其中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并不是每个人都认为外资是一件好事。我们耐心地告诉民众,外商可以通过投资在中国赚钱,而我们因此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你发财,我发展”。在实行改革开放前,中国吸引外资一度为零。自1978年到2016年这38年间,中国吸引了1.7万亿美元的外资。仅去年一年吸引外资就达1390亿美元。但现在形势正发生变化。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额首次超过了吸引外资额。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向外转移。这对尼日利亚来说是机遇。“尼日利亚制造”对尼日利亚很重要。这大家都知道,问题是如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