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坦桑先令兑美元汇率经历断崖式贬值,从年初约1美元兑1700先令快贬29%,至目前约1美元兑2200先令,期间还一度下探1比2400的历史低位。
先令贬值,几家欢喜几家愁
先令贬值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对每家在坦中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都有重大影响,但利弊得失和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根据产业特征,目前在坦中资企业大体分为工程承包、进出口贸易和投资生产三类。其中,工程承包和进出口贸易企业的利润组成存在显著的货币错配,“一头在外,一头在内”,即收入和成本的主体部分由不同货币实现,这两类企业的利润与先令汇率关系最为密切,对汇率敏感性高。比如某在坦中资工程公司承包建造坦某工程项目,其与业主签订先令结算合同,工程公司收入以先令实现。但项目实施时许多建造材料和装备需用美元从国外进口,公司内中方人员经费也用美元支付。收支两端使用不同货币,汇率变动导致此起彼伏,项目会因先令贬值蒙受巨大损失。特别是遇到坦业主延迟给付工程款,先令贬值幅度加深,损失进一步扩大。又比如在卡利亚库作进口批发的中国商人,进货付美元,出货赚先令,一进一出间已被先令贬值重重击伤,许多商人被迫选择囤货惜售,等待先令反弹。
几家欢喜几家愁。面对先令贬值,也有中资企业从中获益,如做坦商品对外出口生意的企业,但获益更丰的是在坦从事投资生产的企业。其在坦投资建厂,利用坦劳动力资源充沛的比较优势,雇佣当地劳动力,进口原料进行加工生产,最终产品再出口海外市场,如制衣制鞋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剔除初始投资,企业经营活动的收入和主要支出“两头在外”,在坦产生的成本只有人员工资和运输费用,且主要以先令结算。这类企业收支货币错配缺口小,因此承担的汇率风险也小。甚至因先令贬值,其支付的本地工资和运输成本还能进一步下降,增加利润。只要先令不发生恶性贬值导致政治风险溢出,这类企业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意愿会更强烈。身处先令贬值的大环境,他们不仅不发愁,反而笑得欢。
面对先令贬值,中资企业应如何应对
对在坦中资企业而言,单个市场主体无法改变先令贬值的大趋势,需要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环境。
一、转变经营方式,从“卖中国商品”向“输中国产能”转变,进出口贸易企业向投资生产企业转型,特别是转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既契合我向坦产业转移的国家战略,又能增加坦就业和税收,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企业前景广阔。在坦生产型企业增多还将有助于坦平衡贸易逆差,有助于稳定先令中长期汇率。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低端中国制造的价格竞争优势不再明显,从中国进口服装等产品到坦出售的经营模式利润变薄。先令贬值更严重挤压此类企业生存空间。亟需乘势而上,先人一步,抢抓转型升级的宝贵历史机遇。
二、对于从事工程承包,“船大难调头”的资本密集型企业,可综合施策应对先令贬值。一是测算企业汇率敏感度(即先令每贬值一个百分点,企业的利润和所有者权益将变动多少个百分点)和货币错配缺口(收入支出和资产负债的错配缺口),摸清企业面临的先令贬值风险量。二是根据货币错配缺口,与业主商签混合货币结算协议。在协议中附加汇率止损点保护条款,在金融市场进行货币对冲,锁定汇率风险。
三是强化财务规划和管理。适当降低财务杠杆,减少负债经营压力,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与业主约定按工程进度分期付款,加快工程回款和汇兑美元速度,减少因先令贬值而带来的后收款损失。在先令汇率企稳回升前,降低以美元向国内母公司上缴利润的比重,避免因货币兑换导致账面外汇浮亏做实为真金白银的减少。